高位深蹲時,槓鈴位於斜方肌上方,通常採用較窄的握距(在自身活動範圍允許的範圍內)。這種深蹲要求你盡可能保持軀幹直立,以確保槓鈴與足弓中部保持在一條直線上——在下蹲至最低點時,膝蓋必須向前移動,以確保髖部正確受力。一般來說,高位深蹲的負重能力不如低位深蹲,但它能讓你獲得更大的膝關節、髖關節和踝關節活動範圍,從而保持良好的柔韌性和力量。一些力量舉教練甚至建議舉重運動員在非賽季進行高槓深蹲訓練,以增強全範圍力量,並讓身體從低槓深蹲的高強度訓練中得到休息。另一方面,低槓深蹲(顧名思義)的槓鈴位置較低——想像槓鈴放在肩後,而不是斜方肌。通常情況下,你會採用更寬的握距,並且需要軀幹前傾更多,以保持重心在腳掌中部上方。前傾時,你必須將臀部向後推,並且不要讓膝蓋向前移動,否則會對膝蓋造成不必要的壓力。這種深蹲旨在追求絕對力量和盡可能大的負重。從側面看,你只需下蹲到髖關節摺痕略低於膝蓋即可;這是力量舉比賽的標準,所以下蹲得更低是沒有必要的。降低的深度和運動範圍增加了你站起來完成深蹲的機會,因為槓鈴的運動距離比高槓深蹲小得多。
0
0
評論 0